台灣新聞通訊社-中國怎麼閃過晶片禁令?美媒踢爆北京僅存3爛招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對中國晶片的出口禁令不斷升級,為何中國在AI領域仍取得進展?美媒指出,北京透過囤貨、走私或藉由白手套取得管制晶片,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華為透過白手套取得台積電晶片。

《時代周刊》報導,2017 年北京公佈了主導AI發展的雄心勃勃的路線圖,旨在到 2030 年確保全球領導地位。然後在 2022 年末,OpenAI 發布的 ChatGPT 讓世界大吃一驚,也讓中國措手不及。

當時,中國領先的科技公司仍未擺脫當局長達 18 個月的鎮壓所帶來的衝擊,這場鎮壓使中國科技業損失約 1 兆美元。近一年後,少數中國AI聊天機器人才獲得政府批准公開發布。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在 ChatGPT 首次亮相前一個月公佈的出口管制措施,旨在切斷中國與訓練大規模人工智慧模型所必需的先進半導體。如果沒有尖端晶片,北京到 2030 年實現AI霸主的目標似乎越來越遙不可及。

然而,中國近期發布的一連串模型表明,美國的AI領先優勢已經被縮小了。去年11月騰訊推出了大語言模型Hunyuan-Large。在介紹該模型的論文中,研發人員稱Hunyuan-Large模型的性能優於一些美國開發的頂級開源模型。

同樣是在11月,由中國私募巨頭幻方量化投資的AI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發佈其推理模型DeepSeek-R1的預覽版。從某些方面看,該模型可以與OpenAI去年9月發佈的推理模型o1的預覽版相媲美。去年12月26日,DeepSeek發佈最新AI大模型DeepSeek-V3。

這些進展讓一直堅信美國在AI方面保持2至3年領先優勢的谷歌前CEO施密特(Eric Schmidt)改口,他引用阿里巴巴和騰訊的進步,作為中國正在縮小與美國差距的證據。中國的快速發展引發人們的疑問:美國對半導體的出口管制,是否足以維持優勢。

報導指出,隨著其他國家在兩個超級大國的AI系統之間做出選擇,AI可能會成為發揮全球影響力的有力工具,構建更強大的AI取決於三個基本要素:數據、創新算法和算力。

由於開發大語言模型的訓練數據通常是開源的,這意味著世界各地的開發人員在使用數據上幾乎不受任何限制。同樣,算法或如何改進AI系統的創新想法也很容易跨越國界,因為新技術經常在學術論文中被分享,而且中國也培育比美國更多的優秀AI研究人才。有鑑於此,先進晶片似乎就成了美國限制中國AI發展一大關鍵。

目前先進半導體供應鏈由美國及其盟友主導。GPU在AI模型訓練中有著明顯的優勢,美國公司輝達及AMD幾乎壟斷GPU市場,而且僅有台積電有能力製造先進晶片,並由荷蘭ASML供應價值高昂的曝光機,這些企業已被禁止向中國出口尖端晶片和半導體製造設備。

不過,美國在2022 年宣布晶片禁令前就遇到第一個障礙,中國企業大舉囤積即將受到限制的晶片。另外,走私或透過白手套也可能削弱出口管制的效力,華為生產的一款產品中發現受管制的台積電晶片。除此,輝達曾為中國市場設計一個符合出口管制的降階版晶片,也讓中國鑽了漏洞。

美國蘭德公司(RAND)技術與安全政策中心AI和算力中心的海姆(Lennart Heim)認為,儘管過去一年美國的領先優勢在縮小,但縮小差距並不一定意味著出口管制失敗,中國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感受到出口管制的影響。

為美國國防部創新部門提供咨詢的研究員古普塔(Ritwik Gupta)也說,美國對晶片供應鏈其他部分(例如用於製造晶片的 ASML 設備)的限制,是中國國內晶片產業放緩的關鍵。他呼籲,美國應該集中精力在阻止軍事人工智慧系統的發展,而不是試圖通過限制晶片出口來減緩大語言模型的開發。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訪問學者辛格(Scott Singer)則稱,(如果美國領先),我們為什麼要分享任何東西?基於這一想法,華盛頓內部有人不願與中國就AI進行談判。他提醒,中國的進步意味著有能力在某天製造出「很危險」的人工智慧,為保障雙方系統的安全,美國需要考慮與中國進行對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2025/01/10 19:03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1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