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錯失每個戰略轉折! WSJ專欄:英特爾問題比想像更糟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米姆斯(Christopher Mims)指出,英特爾的問題比所聽聞的嚴峻許多。在多個獲利關鍵領域上,英特爾的市占率逐漸流失,不僅人工智慧(AI)巨頭輝達,包括規模較小的對手,甚至之前是其堅定的盟友,比如微軟,如今都成為它的競爭者。

在上一季財報中,超微在資料中心晶片的營收超越英特爾,這是令人驚訝的逆轉與警訊:2022年英特爾的資料中心營收是超微的3倍之多。

超微與其他公司正揮軍搶攻英特爾的主要業務:中央處理器(CPU),而更糟的是,資料中心越來越多使用的晶片是圖形處理器(GPU),而英特爾在這些高階晶片的市占率微乎其微。

英特爾仍佔資料中心CPU市場75%,然而該數據與其資料中心晶片營收佔比間的脫節,正說明導致其際遇扭轉的核心問題。而該情況可能很快將惡化,許多斥巨資打造新資料中心的企業,正轉向與英特爾專有架構X86無關的晶片,也就是使用安謀(Arm)架構與他們自己客製化晶片設計的組合。

米姆斯指出,要了解英特爾的挑戰,可以看看全球最大雲端運算供應商亞馬遜。過去兩年,亞馬遜裝置於其資料中心的CPU,超過半數是安謀架構的客製化晶片。不僅亞馬遜,微軟與Google也各自為其雲端服務打造安謀架構的客製化CPU。

由於客製化晶片帶來的運算速度與效率,讓企業熱衷朝客製化方向發展,所有這些公司都為了AI工作負載,製造安謀架構的客製化晶片,而這正是英特爾幾乎完全錯失的領域。

然後是AI領域800磅的大猩猩輝達。輝達目前許多的AI系統使用英特爾的CPU,然而安謀架構的晶片,在輝達尖端硬體上越來越成為要角。

1988年英特爾前執行長葛洛夫出版《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一書,SemiAnalysis產業分析師奧洛林(Doug O’Laughlin)說,「這本書實際上講述不要錯失戰略轉折的重要性,然而英特爾卻錯失此後每一個的戰略轉折」。

本質上,英特爾的困境在於其垂直整合的營運結構,有別於其他公司,不是專注晶片設計,就是專注製造,但英特爾堅持該既設計又製造的過時模式。英特爾現在押注「18A」,以期超越台積電,成為最尖端晶片的代工龍頭。

然而奧洛林說,即使英特爾再度以其技術領先群倫,但最好的景況是,英特爾再度奪回市場逐漸萎縮的X86 CPU的主導地位。不過英特爾前執行長季辛格的去職顯示,英特爾的董事會認同,該公司不能指望英特爾繼續成為領先全球的晶片代工廠。

重重的挑戰與相互衝突的優先性,或許使英特爾一分為二,英特爾共同執行長辛思納說,剝離製造業務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在最壞狀況下,英特爾的命運甚至比「肢解」更糟。安謀執行長哈斯(Rene Haas)近期指出,英特爾向來是創新巨擘,然而在晶片製造與設計上,無數公司因創新的速度不夠快而不復存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2025/01/05 08:00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1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