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審查延宕近兩年,不僅影響政府財政稅收,也使國健署與相關部門陷入行政效率與利益輸送的爭議。立法院與民間專家紛紛質疑,背後是否存在特定紙菸商的干預,讓這場審查風波更加撲朔迷離。
立委質疑行政拖延影響財政與產業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日前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時,批評國健署與衛福部對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的審查效率低下。他指出,加熱菸審查延宕近兩年,已導致台灣菸酒公司業績流失超過45%,相當於40至50億元銷售額。同時,政府因無法對市面上非法流通的加熱菸課徵菸稅,稅收損失更是高達百億元。
台酒董事長湯期安在會中坦言,菸害防制法修法上路後,加熱菸需求強勁,但因審查卡關,公司無法合法銷售,導致香菸銷量從289萬箱銳減至168萬箱。他表示,若審查通過,台酒可望在三個月內補回一半流失業績。
吳秉叡痛批:「紙菸無需健康風險評估就能上市超過20種新品,加熱菸卻因審查被無限期拖延,這樣的行政怠惰與不公平令人無法接受!」他要求財政部與衛福部加強溝通,直指政府不能讓稅收與民眾健康雙輸。
陰謀論浮現:利益糾葛是否存在?
CLEAN AIR大聯盟發起人彭華幹則在社群平台上直指,背後可能存在特定紙菸商的干預。他認為,加熱菸無法上市讓紙菸商從中獲利,每年銷售額高達百億元,兩年下來利益可能突破200億元,加上政府損失的菸稅捐,整體金額可能接近500億元。他質疑:「如此龐大的利益,難保沒有黑手介入拖延審查。」
彭華幹指出,根據行政程序法第51條,審查時限應為兩個月,必要時可延長至四個月,但國健署卻自訂六個月期限,並再延長六個月。他直言,這樣的做法毫無法理依據,「有法不執,拖延的結果只是讓既得利益者繼續獲利,健保與長照財源卻面臨赤字危機。」
卡關問題背後的健康與財政兩難
根據專家與立委的說法,加熱菸相較於傳統紙菸,在健康減害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其危害主要來自於燃燒產生的焦油與化學物質,這些在加熱菸中相對減少。然而,儘管修法已通過,國健署卻以健康風險評估為由阻撓上市,讓非法加熱菸充斥市面,對政府稅收與健康防制產生負面影響。
吳秉叡表示:「政府不能視而不見,大街小巷充斥加熱菸,卻無法課稅,這是對法治與財政的雙重傷害。」彭華幹則認為,無論陰謀論是否屬實,政府應儘速完成審查,挽回公信力。
展望:行政效能能否迎頭趕上?
隨著稅收流失與利益糾葛的質疑聲浪日益高漲,政府部門面臨如何在健康、財政與公平間取得平衡的挑戰。無論是立法院還是民間專家,都呼籲政府加速審查,加熱菸合法上市不僅能減少健康危害,更可穩定健保與社福的財政來源。未來,政府的回應與行動將成為檢視行政效能與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標。
2025/01/03 20:45 台灣新聞通訊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