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新聞幕後/班班喝鮮乳開始就歪樓 陳駿季一人難當台灣好驢

原本為因應2025紐西蘭牛乳將零關稅進口帶來對本土酪農業衝擊,農業部提供「班班喝鮮乳」政策,除了增加酪農通路,也幫孩童補充蛋白質「立意良善」。未料相關配套完全沒做好,徒增師生困擾,今(19)日行政院會後農業部宣布下學期開始停辦,但是會持續推動產業升級。

事實上,這一開始就是產業面的問題,原本2025年根據「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雙邊農產品互降關稅,2025年7月紐西蘭牛乳將0關稅進口,「低價、長效」販售的優勢,衝擊了我國現有鮮乳大宗技術仍是生鮮產品局面,原本鮮乳廠商想藉此機會,在產業面增加乳品技術,讓我國鮮乳市場也能進入「長效乳」市場,讓酪農業全面升級。

《三立新聞網》爬梳,目前台灣鮮乳產品僅「生乳」(加溫殺菌,全程冷藏保存)及「保久乳」(高溫滅菌、常溫保存)兩支大宗產品。和紐西蘭長效乳(高潔環境下近無菌填充,保存時間30天以上)有所區隔。紐西蘭鮮乳一進口,民眾可能傾向於買長效乳,對台灣酪農業造成了考驗。

未料該議題一提出,我國依舊以舊思維進行,就是「可能賣不掉」的時候,就「吃掉」。農業粉專「文青別鬼扯」回答《三立新聞網》提問時指出,我國數十年來習慣用「吃掉」來消化過剩農產品,例如透過軍隊、學校,近年來知名的「班班吃石斑」也是類似概念。不過,這樣的觀念很仰賴人口優勢,例如人口數多、年輕化的國家,但是台灣人口結構與此相違背,走了日本食農的老路。

「文青別鬼扯」指出,自從2005年日本通過〈食育基本法〉,當時日本政府就希望透過食農教育,用以促進都市與農山漁村的共生交流,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的信賴關係之建立,活化地域社會。所以日本會開始推「地產地消」,邏輯就是鼓勵大家吃在地,藉此提高農村經濟發展。

後來日本走這條路走了10多年後,發現根本毫無效果。因為日本農村持續衰退、人口持續流失、許多鄉村都在面臨徹底空洞化的情況,,要依賴既有人口來增加國內農產品消費量,只會把市場越做越小。所以前日本總理安倍晉三上台後,就承認這樣的食育計畫是毫無效果的,開始將政策目標轉變為發展出口導向的攻擊型農業。

台灣酪農業,甚至是台灣農業也就在此道路上,農業部第一時間循舊例因應2025即將而來的衝擊可以說其「立意良善」,先去化可能面臨的銷售問題。然而,從一開始就不走「進擊」思維,走「去化」思維,獲教育界頒「教育金驢獎」只能說並非陳駿季一人之過,而是「歷史共業」。經此一役,台灣酪農勢必會走向開拓市場一途,別無他徑。

2024/12/19 18:45

轉載自三立新聞網: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581760&utm_campaign=viewall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