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大醫院輕症門診比率增 洪子仁籲提高部分負擔強度

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要真正落實分級醫療,勢必要從調高部分負擔著手,才能引導民眾改變就醫行為。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醫學中心輕症門診次數逐年增加,民團批評分級醫療失靈。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這與民眾有至醫學中心就醫的迷思有關,加上民國107年月後,衛福部未再調整不同層級醫院部分負擔強度,難以改變民眾就醫習慣。

洪子仁表示,依現行部分負擔,民眾直接至醫學中心就醫,需要負擔420元,由基層轉診付250元,兩者差距不大,導致許多民眾皮膚科、眼科、感冒等疾病,堅持至大醫院就醫,醫學中心初級照護比率居高不下,要解決此問題,建議比照急診,提高部分負擔,民眾自然就會至其他層級醫院就醫。

為強化分級醫療,健保署曾在107年要求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一律門診減量2%,目前重啟門診減量措施,但考量各地區醫療資源差異,宜採因地制宜政策,目前正由各分區業務組和醫界代表陸續召開分區共管會議討論。

洪子仁表示,要求所有醫院一律減量並不合理,醫院無法選擇病人,目前大醫院就醫民眾多為常態分布,輕重症患者都有,若民眾因感冒就醫,醫學中心也難將其趕出大門,因此以固定比率要求減量,影響的不僅是輕症門診,重症也可能被減量,且多數醫院有其對策,導致政策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以共管會議機制約束醫院,是更細緻的方式。」洪子仁建議,健保署可輔導門診比率高於平均值,或上升趨勢較陡的醫院,找出原因進行改善,不過,要真正落實分級醫療,勢必要從調高部分負擔著手,才能引導民眾改變就醫行為。

不過,初級照護比率如何定義,洪子仁認為仍有討論空間。他表示,健保會釋出的統計數據應是以國際疾病分類診斷碼第9版(ICD-9),對應ICD-10的初級照護項目定義,恐導致落差,若單純以ICD-9分析,新光醫院初級照護門診約在5%,且近年數字均持平,沒有顯著增加。

2024/12/11 20:24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8419539?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