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軍武》各司其職、合作無間!完整解析陸軍特戰「六人組」
〔記者劉宇捷/台北報導〕隨著社會趨勢的發展,並借鏡烏俄及中東戰爭,未來戰鬥趨勢不再是整群步兵衝鋒陷陣,而是以小部隊為單位的突擊與在城市內的「限制空間戰鬥」(Close-Quarters Battle, CQB)為主,而我國「特戰6人小組」正是落實此概念的作戰單位,每位成員有專屬的配賦裝備,彼此互相掩護行動、各司其職,透過無聲的默契,達到「快、狠、準」的作戰目標!
自由時報《軍武頻道》特別前往特戰指揮部,實地了解這群作戰小組的運作,以及每個人的職位與使用裝備,在CQB模擬訓練戰鬥中,用影像記錄從行動前的目標觀測、小組作戰命令下達、狙擊手牽制掩護行動、爆破進入空間,以及行動過程中,每位成員槍口負責的區域,到與敵接戰、成員受傷救護、檢查敵人身體,直至最後掩護撤離戰場,了解實際作戰流程與處置。
特戰6人小組為作戰最基本編組,但特指部表示,實際作戰可依當時的作戰任務需求,予以整併或強化多配賦某些技能官兵。而作戰前,「前進管制官」會先使用雷射測距儀對目標區實施觀察,並集合小組現地執行任務規劃,每個行動細節該誰出手,都有規劃好默契;同時「前進觀測官」,會使用測距儀、測風儀、熱成像儀等偵察目標區,必要時也負責操作無人機及呼叫砲兵火力支援,除回報戰場狀況外,也協助擔任前進管制官的副手。
當確認目標情況與行動規畫後,前進管制官會請「通信士」與上級聯繫匯報並請求行動許可,一切完備後,管制官則會下令部隊行動,5名官兵以戰術隊形互相掩護前進,並留下1名「狙擊手」作為遠方觀察及精準火力支援。
以CQB戰鬥為例,當部隊地抵達防區出入口時,「爆破手」會使用霰彈槍或TNT、C4炸藥破壞入口,其餘人員會先進行戒護,當入口被爆破後,爆破手會向外戒護,其餘成員進入後,依任務分配的槍口負責方向,對空間各角落進行射擊或肅清,第一個空間安全後,小隊才會向第二個空間前進。如此一間接著一間行進,若在前進的過程中遇到長廊空間,小隊組員則會分成兩路,左右靠牆前進,抵達下個空間後則以手勢暗號指揮組員進入查看。
而小隊在行進的過程中,最後一員「救護士」也會槍口保持向後,以對後方保持警戒。若在攻堅的過程中遇到組員受傷,其他組員會先設法殲滅敵人,並搜身以策安全,救護士則同時按SOP對傷者進行診斷與處置,如遇戰鬥狀況,則會讓意識清楚的傷者先自行止血。當作戰結束後,管制官會請通信士呼叫直升機後送傷員並撤離,接著,所有組員可能會移動到空曠區域,圍成戒護隊形準備登上直升機。
擔任管制官的特戰隊員在受訪時強調,作戰中每個小隊組員都應具有「環境感知」的能力,針對行動中任何千變萬化的狀況,自行判斷需要戒護的方向,不須管制官不斷下達命令,如此才能達到靜默以及提防四周的行動目標。
2024/12/04 10:22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def/breakingnews/488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