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較晚進食的受試者,葡萄糖耐受性明顯較差。示意圖/ingimage
一直以來專家總是建議想減重的人要少吃宵夜,並且把熱量攝取主力放在午餐,近期有專家研究進一步證實,晚餐攝取過多熱量,不但不利於體重控制,還可能損害身體調節血糖的能力,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項研究由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公開大學(Universitat Oberta de Catalunya, UOC)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的專家合作進行。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期刊《營養與糖尿病》(Nutrition and Diabetes)中。
這項研究的受試者為26名50至75歲的過重糖尿病患者,這些受試者可能是已經出現糖尿病前期症狀或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研究將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在白天攝取大部分的熱量(早吃者),另一組則是晚上進食較多(晚吃者)。結果顯示,晚吃者的葡萄糖耐受性明顯較差。
研究發現,晚間5點後攝取超過每日45%熱量的人,其血糖調節能力明顯下降。這與人體的生理時鐘(晝夜節律)有關;夜間胰島素分泌減少,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便會導致血糖代謝效率變差。
研究指出,晚間進食不僅影響血糖,還會導致身體燃燒熱量的速度減緩、脂肪儲存增加及脂肪分解減少。這些變化會促進脂肪堆積,增加肥胖風險,而肥胖則是糖尿病的重要誘因。
專家認為,除了「吃多少」與「吃什麼」之外,「什麼時候吃」也是影響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晚餐時間過晚,較容易吃下高熱量和過度加工的食品。除此之外,身體在夜間的代謝能力下降,也可能進而增加體重與脂肪含量。
近年來各國越來越流行間歇性斷食的飲食方式,所謂的間歇性斷食,是把飲食窗口設定在特定時段內,例如將進食時間設定為上午11點至下午5點。這樣的進食方式除了提早結束進食外,也延長不進食的時間,能進而改善身體處理葡萄糖的能力和胰島素效率。
2024/11/22 19:08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8378547?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