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全球疫情再起,教廷宗座科學院舉行研討會,前副總統陳建仁、前中研院長翁啟惠、台灣旅美教授紀駿輝出席,分享台灣對抗Covid-19秘訣,並盼台灣先進公衛經驗可供更多國家參考,不被國際社會排除。
教廷宗座科學院(Pontifical Academy ofSciences)19、20日舉辦研討會,回顧檢討各國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健康政策與疫苗研究,並思考如何面對「新冠長期症狀」(longCOVID)等。會議邀集來自8國的18位專家參與,結論內容除將提供教宗參考,也會翻譯成各種語言向國際推廣。
翁啟惠接受中央社訪問指出,他在會中分享其團隊研發「廣效疫苗」的成果,因為Covid-19或各種流行性感冒病毒都會不斷變異,讓民眾必須一直施打不同疫苗,「廣效疫苗」是一種以醣科學衍生的疫苗技術,可以克服病毒變異問題,讓疫苗對各種病毒都有效。
翁啟惠團隊研發的「低醣廣效疫苗」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翁啟惠表示,他希望這項研究很快就能應用到人體,造福更多人,他也很高興會中許多專家對此熱烈迴響,提升台灣醫療研究的能見度。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公衛研究所教授紀駿輝向中央社表示,他在會中特別點出,國際社會難以預防Covid-19擴散,不能忽略「中國隱匿疫情」這個核心問題,他還向出席的教廷外交部長蓋拉格(PaulGallagher) 提問,若有些大國不願遵守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國際規範,是否應思考運用其他約束機制,包括宗教界的力量。
陳建仁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會中專家都推崇台灣應對Covid-19是防疫典範,他也強調台灣樂願分享經驗,盼未來全球再度面臨疫情挑戰時,台灣能有更多國際合作,因為沒有任何國家應該被排除在全球防疫之外。
陳建仁表示,Covid-19防疫可分3階段,在第1階段,全球多數國家對疫情反應都慢半拍,但台灣第一時間就展開邊境管控、疫調、隔離等措施,且台灣人民都能密切配合政府做法,顯示政府「取得公眾信任」非常重要。
陳建仁說,防疫第2階段是發展疫苗,從數據來看,台灣研發的高端疫苗與BNT、莫德納、AZ等國際大廠疫苗相較,預防住院和死亡的效益完全一樣,這讓與會專家都對台灣的研發能力很驚訝,台灣短時間就能做出這麼好的疫苗,加上台灣民眾多願配合政府施打疫苗,沒有拒打或猶豫狀況, 讓死亡率也相對較低。
陳建仁說,防疫到第3階段進入Omicron變異株時代,開始要用快篩與抗病毒藥物治療,台灣在抗病毒藥物使用上也很有效,讓死亡率獲得良好控制,因此在3階段當中,大家覺得世界各國都有要檢討的地方,台灣則是不錯的典範。
陳建仁表示,台灣提供的經驗與研究在會中得到很多讚賞,最後會議報告將翻譯成各種語言,宗座科學院要求他也把報告翻譯成中文,以增進全球衛生合作。
宗座科學院直屬教廷,創始於1603年,是歐洲最古老的科學院。陳建仁除了獲任院士,也是台灣第一位獲任宗座科學院「理事」殊榮者。
2024/11/21 09:47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8374439?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