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Google 分享防範網路詐騙趨勢 強化防詐技術保護用戶

近期國銀由兆豐金領軍,暫停投放非實名制平台廣告,避免詐騙集團獲得廣告,此舉獲得認同。Google 台灣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副總經理陳幼臻今天在官方blog表示,網路詐騙通常是由跨國犯罪集團所策劃,且大規模地運作,不斷調整他們的技倆,結合線上和線下的活動來誘騙人們落入陷阱。Google 分享五大詐騙模式,呼籲民眾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今年7月政府通過打詐條例,增加了數位廣告業者需落實廣告實名制的規定。Google表示,樂見這樣的進展,且早在2020年便在全球推出廣告客戶驗證計畫,要求廣告客戶提交法定正式文件、並主動對外揭露廣告主的資訊,2022 年在台灣等地推出金融服務廣告客戶身分驗證計畫,要求金融服務廣告主,必須先取得金融服務監管機關的授權,並完成Google的廣告客戶驗證,才能開始推廣他們的產品和服務。2023年3月推出廣告資訊公開中心,將所有通過驗證的廣告主資訊和廣告內容匯總並開放。

為了提升大眾對詐騙風險的意識,理解詐騙集團和犯罪分子最新的慣用手法,Google 表示,將定期分享詐騙的案例,並分享五種近期常見的詐騙趨勢:

1. 逼真的名人模仿詐騙

隨著「深偽」(Deepfake)技術的崛起,詐騙集團經常製作出以假亂真、冒充名人的內容來進行詐騙。這些詐騙經常濫用許多種工具,也包括 AI,在各大平台上製作假冒名人的內容,藉此利用名人的信譽和影響力。這些冒名的影像通常會宣傳詐騙的內容,包括高報酬的投資、假贈品和有害的應用程式等等。這些詐騙手法相當複雜,融合了傳統的假冒手法和投資詐騙,並試圖在同一個詐騙行動裡使用多種產品。

2024 年,我們更新了Google Ads的不實陳述政策,以應對假冒名人的詐騙。只要發現有行為違反這項政策,就會把該Google Ads帳戶停權。YouTube長期以來也禁止以技術操縱的內容。近期開發了SynthID等公開工具,為 AI 製作的內容加上浮水印並加以識別。

2. 加密貨幣投資詐騙

加密貨幣投資詐騙會承諾高得不太真實的報酬來吸引投資人,會用一些超逼真的手法,假冒大家信賴的公眾人物、應用程式或品牌有關的影片或圖片。許多這種詐騙集團的幕後主使者都位於境外,對當地執法機關來說是一大挑戰。

Google制定完善的政策,打擊加密貨幣投資的詐騙,進一步保護使用者免於財務損失,也制定專屬的政策和執行流程,來管理廣告和應用程式的發布。在台灣從2022年起就要求台灣所有的金融服務廣告主 (包括加密貨幣) ,必須取得金融監管機構的授權、經過Google驗證才能刊登廣告,確保他們發布的廣告內容合法、可信。

3. 假冒應用程式和到達網頁

有些詐騙,會冒充別的應用程式或是到達網頁,讓使用者以為自己連到的應用程式或是網頁,屬於正當的品牌。這些詐騙的網頁經常會模仿真正網站的外觀,誘騙使用者洩露個人資訊、下載惡意軟體,或是進行詐騙交易。客服詐騙也是這些詐騙集團經常使用的手法,詐騙集團會製作與官方客服網站非常相似的假網頁,誘騙使用者提供敏感資訊,或是為不存在的服務付款。

最近幾個月,詐騙集團調整手法,針對企業員工還有第三方服務的入口網站下手。他們假冒登入的網頁,誘騙企業員工洩露敏感的登入憑證;這項技術過去常被網路犯罪分子用來入侵企業的環境。詐騙集團利用員工對公司登入流程的信任,取得入侵內部系統的機會,可能導致資料外洩、財務損失和聲譽受損。

這種行為違反了我們的社交工程(即網路釣魚和詐騙網站)的政策。Google近期在全球限制第三方客服供應商的廣告,並且不允許假冒的應用程式上架。

4. 偽裝到達網頁

詐騙人士會使用偽裝等詐騙手法,向 Google 顯示的內容其實和使用者看到的內容不一樣。偽裝的設計,是為了躲避管理系統和團隊偵測違反政策的內容,讓他們可以直接對使用者發動詐騙攻擊。這些到達網頁通常會冒充知名網站,並營造急迫感來操弄使用者購買假貨或是不切實際的產品。

令一種偽裝的趨勢,是透過追蹤範本把使用者導去別的地方。詐騙集團經常使用追蹤範本,將點擊廣告的使用者重新導去恐嚇軟體的網站。恐嚇軟體會讓使用者誤以為自己的電腦遭到惡意軟體感染,或是因為可疑活動而導致作業系統遭到封鎖,並將他們引導至客服網站,最終誘騙使用者提供敏感資訊。

Google 訂定專門的政策,禁止偽裝到達網頁,我們的廣告政策也禁止規避我們政策的系統。

5. 利用重大事件和活動

不肖人士濫用AI進行新型態的詐騙,還會利用AI來強化既有的詐騙手法,例如利用重大事件和活動。詐騙集團經常利用選舉、熱門節目、體育賽事和人道災難等事件,透過宣傳假產品、假服務的詐騙活動來牟利。詐騙集團藉由使用 AI 工具,能夠快速回應突發新聞,讓詐騙的內容看起來更可信且更即時。

Google針對Ads、YouTube 營利和Play商店制定了專屬的敏感事件政策,禁止利用、漠視或縱容敏感事件的產品或服務,或是為了增加流量而使用與敏感事件相關的關鍵字。

2024/11/20 11:17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8372060?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