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德國看守協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今(20)日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9)上公布最新排名,台灣排名第60名,較去年進步一名,但仍屬於末段班。環境部今天下午臨時舉辦記者會,指出CCPI的評比方法有爭議,例如印度溫室氣體排放一直高居全球,卻在此評比高居第10名,明顯不合理,外界不宜直接引用此評比結果評斷台灣減碳努力。
CCPI由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歐洲氣候行動網絡(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共同評比,評比範圍涵蓋63國與歐盟,指標涵蓋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能源使用、氣候政策共四大面向。今年跟往年一樣,前三名從缺,台灣則排在60名、較去年進步一名,仍與日本、美國、加拿大都排在後段班。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指出,CCPI評比無法真實反應台灣在氣候變遷所做的努力,該評比在設計機制上有若干的盲點,包含人均排放目標訂定不合理,加拿大和台灣的人均排放量相當,但卻要求台灣必須負擔比加拿大高的人均排放目標。在這樣的評比標準之下,我國歷年都很難獲得很好的成績,台灣今年排名第60名,但身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的印度,卻名列前茅排在第10名,甚至優於大多數歐洲國家,明顯不合理。
黃偉鳴進一步指出,若比對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整理全球210個國家「全球各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台灣排名44名;而耶魯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近期發布的環境績效指標(EPI),在氣候變遷面向,台灣在180個國家中排名第49名,與亞洲鄰國相比,優於南韓的58名、中國的107名,僅次於日本的第13名。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台灣不應該只單看一個有偏差的評比,綜合其他國際評比指標來看,台灣的氣候表現在國際上雖還不是前段班,但持續往中上進步,絕對不是後段班。雖不認同CCPI的評比方式和結果,但會檢討能不能做得更好,承諾他4年任期結束後,台灣的氣候績效一定會有所成長。他並提到,新加坡選認為對氣候政策是一種干擾,選擇不願意加入CCPI的評比。
針對報告中提到台灣未逐步化石燃料,彭啓明表示,台灣從燃煤逐漸轉型到燃氣,就是逐步解除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完全擺脫燃煤依賴可能要花10年的時間,至於天然氣雖也屬化石燃料,但目前大多數國家都還沒辦法排除對天然氣的依賴。未來若綠能、低碳能源加速發展,減碳成效的數字會更好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2024/11/20 17:51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69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