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今公布10月外銷訂單,其中資通信產品年增僅0.5%,是否意味全球終端需求不佳,影響手機新品備貨潮?統計處處長黃于玲指出,一方面是廠商管控庫存,新品下單甚至可能會延至明年1月,另因消費端會比較AI(人工智慧)功能是否完備,有「遞延消費」的跡象,基於上述因素交織,可放長來觀察更能精準判斷備貨潮。
按貨品別觀察,兩大主力的電子產品與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分別年增11.2%及0.5%;光學器材則因大尺寸面板價格下滑、光學鏡頭接單減少,以及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接單成長的交互影響下,年減0.7%。
然而,十月通常是手機新品備貨潮的高峰,但資通信產品年增僅0.5%,是否意味新品備貨潮不如預期?黃于玲說明,仍要持續觀察,基本上廠商對3C、資通訊產品會嚴格控管庫存,不排除廠商評估庫存狀況後再下單,以去年新品效應來看,就有類似情形,有些新品甚至延到明年一月再決定下單,明年農曆年也是一波小旺季。
黃于玲續說,另一方面是消費端,現在手機款式因應AI應用需求,消費者會比較新品的功能完備性,如此「遞延消費」的狀況也是後續觀察的重點,新品備貨潮還需以更長的區間週期來觀察,會更為精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2024/11/20 19:23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7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