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專家之眼】因材施教太權威?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本報資料照

近日教育部政次葉丙成在「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國際研討會中表示,「因材施教」仍太權威,宜改成「因趣導學」,讓孩子有自主學習能力。教育部官員到教育的研討會批評題目不好、要改,恐怕是史上頭一遭吧?

所謂「因材施教」,根據教育部成語典,係指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給予不同的教導。它源自宋朝程頤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這是由於孔子將三千弟子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科,乃根據其資質與能力。幾百年來,「因材施教」一直被視作教育的基本原則,甚至到了21世紀的今天,都還歷久彌新,從來就沒聽過有人批評這個理念「權威」。到底「太權威」之說從何而來?

也許是因為教改很強調「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而認為「因材施教」係從教師的立場出發,是教師本位主義,帶有一種由上而下的權威感吧?不過,孔子的時代並沒有強制性的義務教育,跟從他的弟子們,全部都是自主學習的。翻開《論語》,處處可見弟子提問、孔子回答。孔子循循善誘,鼓勵學生們思辨,哪段師生對話不符合葉次長的「因趣導學」?反過來看,「因趣導學」難道就不是從教師的立場出發,就不權威了嗎?

若要細究這兩種觀念的差別,其實不在自主與否或誰是主體,而在因「材」或因「趣」,前者指的是學生的能力,後者是興趣,理論上缺一不可。所謂工作應該「擇你所愛,愛你所擇」,重點在興趣,可是若能力難以勝任,再喜歡的工作也會磨到失去熱忱。舉例來說,很少人不喜歡觀察星星、月亮,對天文學感興趣的人多如牛毛,但具備研究天文的「材」的人卻很少,因為它涉及物理、數學等高深的學問,以及複雜的計算,所以光有興趣並不夠,還得具備研究的能力。

教改的主導者多為大學教授,他們要求中小學老師要減低知識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假如孩子們從小就養成研究的精神,最好不過,但並非每個學童都像碩博士生一樣,具備研究的潛能或興趣。那些成年的研究生,個個皆曾歷經苦讀的過程,才得以激盪出不同層次的疑問。青少年們若吸收的知識不足,什麼都不知道,又要怎麼發展問題意識?何況很多人上學只想習得一技之長以求生存。對於那些不喜歡做研究的孩子們,教改專家們是不是也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

如今真正太權威的,絕非因材施教這個理念,而是陳義過高的108課綱,強迫中小學師生們用研究生的模式教與學,連教授自己都做不到跨領域,卻要中小學教育遵照這個標準。無怪乎最近民間教育團體主張廢除108課綱,理由是它導致學生基礎變弱。這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台大、清大發現,適用108課綱第一屆學生進到大學的平均成績,已經跌落9%到20%了。

2024/11/19 07:46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8369051?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