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 專家憂效益有限、加劇醫療不平等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衛福部編列40億預算,擴大癌症篩檢,大腸癌公費篩檢起始年齡明年起將由50歲下降至45歲,並納入40歲以上高風險群。記者潘俊宏/攝影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衛福部編列40億預算,擴大癌症篩檢,大腸癌公費篩檢起始年齡明年起將由50歲下降至45歲,並納入40歲以上高風險群。但專家擔憂,擴大篩檢年齡,糞便潛血陽性者增加,將造成後續大腸鏡檢查等待時間上升,這還會因區域醫療資源而有不同,呼籲政府應利用糞便潛血濃度,以精準篩檢模式才能發揮效益。

與台大醫院團隊進行大腸癌篩檢研究的彰化縣率先發難,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在台灣醫學周演講中提到,年齡下修後,明年要篩檢全台灣一半以上人口,在篩檢、醫療量能固定的情況下,民眾獲知篩檢結果的時間將拉長,住院、手術品質也會下降。

研究顯示,台灣上次擴大大腸癌篩檢,導致大腸鏡檢查轉介成功率下降16%,且中部轉介時間降幅最大、南部等待時間最長,「可見整體效益不見得會改善,還可能加劇醫療不平等。」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與台大醫院團隊研究發現,糞便血紅蛋白濃度不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亦有差別。葉彥伯說,政府要強化篩檢效益,應以臨床研究成果為基礎,推動「精準篩檢」,糞便潛血濃度高的民眾,每半年至一年篩檢一次,若濃度較低,可拉長篩檢間劇,經估算,可減少4分之1大腸鏡鏡檢次數,有效因應大腸癌癌篩年齡下修造成的公衛、醫療量能負擔。

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目前糞便潛血檢查僅用於確認陰性、陽性,自己與團隊在2011年即證實,民眾糞便潛血濃度愈高,罹患大腸癌機率愈高,且檢測結果為陽性者,糞便潛血濃度高的比率僅約一成,加上使用的試劑相同,民眾不受飲食限制,建議政府可針對高危險群提升大腸鏡檢測檢測頻率,風險低者則可減少頻率。

陳秀熙表示,台灣年輕型大腸癌患者愈來愈多,藉由糞便潛血濃度精準篩檢,甚至可將篩檢年齡下降至30歲,先做一次篩檢判斷風險;推估政府若採用精準篩檢措施,不僅可幫助早期找出患者進行治療,還可減少大腸鏡等待時間,加上糞便潛血檢測方式不具侵襲性,「是很值得的投資。」

2024/11/16 19:14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64812?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