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專家:美股投資者聚焦各產業「研發龍頭」 營收獲利漲幅亮眼

川普重磅回歸,政策及影像一次看。野村投信整理

川普在第一任美國總統任期時,喜歡將不斷創新高的美國股市,當作自己經濟政策有效的證明,「川普投顧」由此而來,在川普勝選後共和黨可望全面執政,美股行情持續發酵中,市場對於美股似乎也抱持較樂觀的態度,從美國穩健的經濟預示,從軟著陸轉變成不著陸機率升高,美元指數溫和上漲,尤其是考量促進美國成長、減稅和跨產業鬆綁管制的前景之後,正激勵美股。

野村投信表示,根據歷史經驗,即便川普2.0政府的政策不確定性高,但仍有利風險性資產的表現,目前部分資金已開始轉往風險性資產,顯示美國股市的多頭市場仍將延續,受惠鬆綁管制助益的潛在產業值得投資人把握,包括美股創新研發龍頭相關行業。美股多頭持續,但如何投資美股勝算較大呢?野村投信策略暨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黃宏治分析表示,根據統計,自2008年以來4次美國總統投票日後美股平均表現不俗,若以S&P500指數為例,除了選後1月平均呈現小幅下跌外,選後3-24個月平均來說都是正報酬,且平均報酬水準約達+2.39%~+26.30%,投資機會豐富。然而,若以聚焦各產業「創新研發龍頭」的彭博研發龍頭指數為例,前述多數期間同為正報酬,且選後3~24個月的平均表現可望提升至+4.82%~+39.08%,爆發力更勝一籌。

黃宏治進一步表示,選後不確定因素塵埃落定,美股表現將回歸企業中長期營收獲利成長的基本面,亦即延續美股長期向上趨勢。美國無庸置疑是全球龍頭企業大本營,從AI到日常生活,創新商機都在美國,最主要原因在於美國投入研發(R&D)支出不但名列全球第一,且其規模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從美國市值前500大公司(S&P 500)來看,投入研發費用更是呈現逐年成長態勢,業者為鞏固領先優勢,積極進行相關技術研究,以最新資料來看,美國企業投入研發金額高達7,616億美元,甚至超過第二到第十六名國家的總合(7,531億美元)。

根據研究R&D支出占比較高的企業,長期總報酬明顯較佳。若進一步分析美國個別企業為強化未來成長基礎,研發投入占營收比較高的企業無論在報酬力、利潤力或者未來成長力上都有較佳表現。因此,投資美股想要勝過大盤 (如:S&P500指數),有研發護城河加持,研發龍頭企業的續航力更為優異,此外,根據數據統計,每年1、2月的轉年效應是最適合進場投資美股的好時機,其中研發龍頭表現更是亮眼,投資若鎖定美國研發龍頭,可望參與各產業的未來發展與長期潛力增長。建議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預約美股長線多頭的早鳥列車,捕捉關鍵投資新浪潮,掌握美國創新大趨勢。

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ETF(00971)基金經理人林怡君指出,00971所追蹤指數「彭博研發龍頭指數」是從美國前1000大市值公司之普通股,透過關鍵的「研發費用篩選」,亦即個股研發費用須連續3年均正成長、且研發占銷售額比率須在前90%等標準,加上市值/流動性檢驗,最後透過市值排序與加權,精選出前50大成分股,透過獨家指標嚴選研發有成、能帶動營收獲利表現的「研發龍頭」且持續不斷與時俱進聰明進化,成分股涵蓋當下投資主流,更提前發掘各領域明日之星,聚焦美國創新商機大本營,可謂強上加強;單一個股上限8%、產業上限40%保有適度投組分散性。「彭博研發龍頭指數」不單押特定產業,從各領域選出的「研發龍頭」有助於掌握趨勢脈動帶來的各產業商機與美股產業輪動機會更加強勁,讓投資人免於煩惱挑選個股,便可輕鬆掌握不同產業的研發龍頭商機。

野村投信全台首檔美日ETF傘型基金之00971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ETF,主要就是看好美國企業不斷創新研發所造就長期向好的投資機會,瞄準美國龍頭研發霸主,以年配息設計與15元親民價格發行,預計於12月18日展開募集。00971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ETF所追蹤「彭博研發龍頭指數」,擁三大優勢「創新」、「研發龍頭」與「會進化」,可謂是一檔會「持續」不斷「進化」的美股ETF,時刻掌握變化快速的未來趨勢。

林怡君表示,根據實證研究,00971追蹤彭博研發龍頭指數2007年以來迄今總報酬達1,086.07%,不僅勝過美股主要指數,如:S&P500、NASDAQ、道瓊與羅素2000指數約241.39%至769.05%不等,顯示彭博研發龍頭指數長期成長潛力更勝美股主要指數,在波動度表現則與大盤或主要指數相當。對於想參與美股多頭的投資人,不妨透過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ETF來追蹤美國研發龍頭的長期表現潛力,投資未來各產業創新發展,掌握一籃子創新龍頭股的長線行情,而目前已投資美股、抑或是滿手AI科技題材的投資人,亦可配置這類聚焦研發龍頭的ETF來增加其他美國產業先鋒的布局,不但有助於分散投組、避免過度集中,同時也透過聚焦研發先鋒擴大投資機會面。

2024/11/13 16:06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51/8357500?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