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顏廷聿今天表示,流感嗜血桿菌分為a型、b型、c型、d型、e型、f型等6個種類的莢膜型與不可分型,其中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發生率相對增加,重要性可能被低估。記者林則澄/攝影
台灣今年4月出現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曾示警,初期症狀多會被以為是普通感冒,但仍可能導致死亡。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顏廷聿今天表示,流感嗜血桿菌分為a型、b型、c型、d型、e型、f型等6個種類的莢膜型與不可分型,在b型嗜血桿菌疫苗推出後,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發生率相對增加,重要性可能被低估。
顏廷聿表示,流感嗜血桿菌的血清群分為a型、b型、c型、d型、e型、f型等6個種類的莢膜型與不可分型,其中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桿菌是人類鼻咽部的呼吸道共生菌,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病灶,不過隨著宿主接觸其他地方的病菌,若黏膜被破壞就會導致鼻竇炎、中耳炎,結膜炎、肺炎等疾病,還有2%的患者會有菌血症、敗血性關節炎、腦膜炎等症狀。
顏廷聿指出,2000年疫苗還未研發前,世界各地的嗜血桿菌多為b型,但疫苗推出後呈現下降趨勢,取而代之的是a型、f型略微上升,及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桿菌發生率相對增加,已成為主要致病型別,其中大陸出現的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桿菌個案較歐美地區比例更多,發病的年齡層與族群包括3歲以下嬰幼兒、65歲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
另外,全球在新冠疫情肆虐後,流感嗜血桿菌發生率有相對上升趨勢,由於全球抗藥性、發病率、死亡率不斷增加,流感嗜血桿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12種應優先處理的病原體之一。顏廷聿提到,在歐美地區使用抗生素引發的抗藥性較台灣、大陸低,且在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中,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桿菌在流行病學與分子機制,在臨床上的重要性可能被低估。
衛福部疾管署提到,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流行期有兩個高峰,主要發生於每年10至11月及2至4月,能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其中以腦膜炎威脅性最大,而引起新生兒敗血症者,則是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桿菌。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經由人與人間的直接接觸,或由吸入含有病原菌的呼吸道分泌物微粒而感染,最常自鼻咽部侵入體內,潛伏期約2至4天,通常初期僅有輕微症狀,經常被誤認為普通感冒,因此接種流感疫苗有助於預防。
2024/11/10 18:58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50590?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