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政嘉/桃園報導〕桃園市區道路除了綠底白字的「地名標誌」,最近還新增白底黑字的標誌,像中壢區新增「Zunglag Ki」,民眾感到「霧煞煞」,陸續於社群網路發問,這是什麼語言?市府交通局回應為客語譯音,配合客委會計畫,今年9月在各區交界,新設完成32面標誌,提升客語使用意識。
蘆竹區文中路一段與文中路一段345巷的路口處,往中壢方向可見客語標誌「Zunglag Ki」,往蘆竹方向可見「Luzug Ki」;中壢區中壢國小旁的延平路,往平鎮方向,可見「Pinziin Ki」,對於客語標誌,有民眾覺得蠻好的「這樣能知道文化差異」,但也有人質疑「有人看得懂拼音,卻看不懂繁體字嗎?」、「難道客家人得看英文拼音,才知道怎麼發音?」
市府交通局交通工程科長曾啟倫表示,綠底白字標誌牌面,使用的是通用拼音(羅馬拼音),額外增設的白底黑字標誌牌面,則是客語譯音。客委會去年開始推動「客庄地名客語標注作業」計畫,以落實語言生活化和在地化,提升客語使用意識,故要求客語族群重點縣市優先更換牌面,因此市府配合辦理,桃市主要設置在區與區的交界,以客家人分布區域為考量,除龜山區以外,皆有設置,以市區道路為主,包含縣、鄉道在內,省道為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各工務段負責,執行費用約40萬元,共增設32面,今年9月已施作完成,這個月底將成果內容報客委會。
中壢工務段長陳群仁表示,目前中壢工務段轄區有3面牌面為客語標誌,包括台一線的楊梅區增設「楊梅壢longmoilag」,以及台十五線、台六十一線的大園區增設「大坵園Taikiuian」,工務段用自己的經費約數萬元施作;綠底白字牌面叫「地名標誌」,是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95條規定,而客語標誌則像一種附標,作輔助效果。
議員彭俊豪表示,交通局設置客語標誌,盼提升客語使用意識,有其用心和象徵性,但設計上應更細緻,與一般交通牌面做出區隔,不要造成民眾的混淆。
議員舒翠玲則認為,增設客語標誌真的是浪費錢,毫無意義,會客語的人還得學英語,才能用拼音方式唸出客家語,但不會客語的人,即便會英語,看了也是搞不清楚狀況,顯然是浪費錢的政治意識操作。
2024/11/09 21:14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857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