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恆春古城乘載著當地許多人文歷史,當地文史工作者念吉成在進行校園場域調查時,意外發現校園內一棵老木麻黃與北門城外5棵木麻黃「同源」,有歷史照片記錄當年種下的過程,6棵已成「阿公」的老木麻黃高齡88歲,也成為當地珍貴的人文歷史資產。
目前這批1936年由日本人種下的老木麻黃,僅剩一棵在恆春國小北側,另外5棵分別在北門城外恆北路兩側,每一棵樹幹都超過一個成人環抱,卻從未有人知道它們不是一般行道樹,而是有著特殊身世。
長期研究恆春文史的念吉成說,這6棵木麻黃老樹,從1938年的「台籍出征軍伕北門神社祭拜後送別」照片中,就能看到當時日本政府在北門城內外沿線兩側,直到北門神社(今恆北路)處種植木麻黃,且當時剛種植不久還有固定防風設施,深入追查,更發現1936年間就有台籍軍伕尤保生日記中就曾記載種樹一事。
念吉成表示,6棵木麻黃老樹經過調查,是陪伴恆春人88年的「阿公」,不是一般的行道樹,是珍貴的歷史解說資料,而台灣民眾早年受錯誤知識誤導,認為木麻黃30、50年就老化,但不是生長在海邊的木麻黃,本身屬木本喬木,樹根未受鹽化傷害下,壽命可達到百年以上,也期盼這6棵老樹,切勿因為這類謬論不慎遭砍除,讓古城少了這類有故事的老樹。
2024/11/08 08:06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85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