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左2)、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左3)等人,出席「台灣醫學會高峰論壇」記者會。記者林琮恩/攝影
「新冠疫情導致台灣2萬5千餘名民眾過世,若醫界有更多資源,面對百年一遇的疫情,也許可讓死亡人數更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表示,醫療投資不足已讓台灣平均餘命、特定疾病死亡率低於日韓,要提升投資必須有社會共識,醫療支出數據應公開透明,才能創造投資健康的氛圍,否則每次調漲健保費,民眾多不願意。
詹長權發表的論文「台灣健康照護系統在新冠大流行後的挑戰與韌性」中提到,1995年健保開辦時,年度支出為1568億台幣,至2022年增加至7498億台幣,隨執政政權更替,每屆新任政府健保支出相較於前一任政府,約增加1.3至1.5倍。他表示,此增幅仍不足,難以涵蓋隨人口結構老化帶來的醫療資源增加。
詹長權表示,台灣的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2022年為503億美元,明顯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支出2040億美元,日本的48709億美元與韓國的1620億美元,解決方案是增加醫療資源,首要之務是讓醫療支出數據更公開透明,健保被保險人、保險人與政府共享資訊,才能凝聚增加健保費、政府投資的共識。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全球均陷入醫療人力荒,先進國家受高齡化、少子化「雙刀流」影響嚴重,人力流失更加嚴重,台灣因應疫情,讓年輕醫護感受壓力,在報酬不符期待的情況下,造成人力出走,鄰近的韓國每10萬人口醫師人數比率比台灣高,卻陷入醫師招不到人、集體罷工等窘境,台灣健保開辦30年,應思考如何避免步上韓國後塵。
運用人工智慧(AI)是各界提出的醫護人力解方之一。吳明賢表示,AI在醫療領域應用很有潛力,且台灣極具潛力,是一定要發展的方向,但事涉民眾健康,必須經由嚴謹的臨床試驗,證實有效病確保安全性,同時必須考量增設AI設備與資訊人力,在減輕醫護負擔的同時,是否反而增加醫院財務壓力;不過,AI在協助藥師方面反而能先行著手,透過程式辨識,亦可減少病人多重用藥,造成交互作用的安全性危機。
2024/11/07 14:28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44410?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