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鈺強調,進補應順應體質與季節需求,許多人會選擇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應依個人體質並適量,過度不適合體質的進補可能導致陰陽不平和,反而身體不適。本報資料照片
今日天氣明顯轉涼,周四時序即將進入傳統節氣的立冬。中醫師楊佩鈺提醒,人類進入冬季「閉藏」階段,陽氣潛藏體內,中醫講究冬日進補,未來年增強體質、儲備能量,讓身體在寒冬中更能應對天氣變化,但進補時要依個人體質挑選適合的食材與補法,以達到「補而不燥」的效果。
楊佩鈺說,每個人體質不同,進補選擇要因應調整,容易口乾、皮膚乾燥者屬「陰虛者」,可選擇滋陰潤燥食材,如銀耳、蓮子等;手腳易冰冷、怕冷者屬「陽虛者」,可挑選溫補的食材,例如當歸、黃耆,才能發揮進補功效。
「進補的食材多數屬溫熱性,若過量食用或食材搭配不當,易引發上火症狀,過於燥熱會反而容易引發口乾、便秘、睡眠不佳等問題。」楊佩鈺說,補氣血同時,建議民眾適量搭配枸杞、紅棗等食材,滋陰潤燥,保持身體陰陽平衡,且進補時不宜一次性「大補」,容易導致消化不良,每次進補可依個人狀況適量增減,循序漸進調理身體。
楊佩鈺強調,進補應順應體質與季節需求,許多人會選擇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應依個人體質並適量,過度不適合體質的進補可能導致陰陽不平和,反而身體不適,以適合自己的體質進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身心舒適,才能讓冬日保養達到最佳效果。
楊佩鈺推薦四道冬季進補食譜,具有「清補不過燥」特性:
1. 當歸黃耆雞湯
食材:當歸、黃耆、紅棗、枸杞、雞肉
將雞肉燉煮,加入當歸、黃耆、紅棗和枸杞(皆幾片、適量即可),燉至肉質嫩滑。當歸和黃耆能夠補氣血,紅棗與枸杞滋陰養血,有助於提升氣色、強健體質,特別適合女性冬季進補。
2. 黨參淮山枸杞湯
食材:黨參、淮山、枸杞、瘦肉
將瘦肉燉煮,加入黨參、淮山、枸杞等補益食材煮至入味,能補脾益氣,提升抵抗力,解決因季節變化引起的疲憊、食慾不振、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3. 北芪鱸魚湯
食材:北芪(黃耆)、鱸魚、紅棗、薑片
將鱸魚煎香後,加入北芪、紅棗、薑片,一起燉煮至湯頭濃郁。鱸魚富含蛋白質,加上補氣的北芪、紅棗、薑片,不僅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還能增強身體保護力,非常適合冬日保養。
4. 桂圓蓮子百合粥
食材:桂圓、蓮子、百合、糯米、冰糖
將食材加水熬成粥,最後加入冰糖調味,是適合秋冬季夜晚飲用的甜品。桂圓、蓮子、百合均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能舒緩手腳冰冷等不適,幫助緩解冬季易出現的失眠、手腳冰冷問題。
2024/11/06 17:50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42354?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