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亞大學學者珊迪亞今天強調,台灣對大馬等東南亞國家學子有莫大吸引力,不僅證明台灣高等教育的軟實力,也是成功的教育外交典範,對東南亞學術與文化交流產生深遠影響。
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國際與戰略研究系講師珊迪亞(Sadia Rahman)投書太陽報(theSun)分享「台灣研究」觀點,她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認為「台灣研究」能為理論與實務注入新研究能量。
珊迪亞表示,區域研究透過歷史、社會、政治與文化多面向角度,深入了解全球發展動態,有助制定與實施確實可行政策。因此,「台灣研究」在這個脈絡下應獲得顯著關注,不應視為是漢學研究的附屬,而是涵蓋人類學、歷史、殖民主義等多方面的獨立與跨學科研究領域。
她指出,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亞洲其它國家對「台灣研究」仍嫌不足,特別是沒有從「非傳統領域」(non-traditional aspects)等比較分析角度研究。
珊迪亞認為,時至今日,「台灣研究」應成為學術研究重點,深入探討台灣的社會發展與制度演變,諸如關注「認識台灣」、「台灣為什麼會在國際社會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多元的跨學科面向彌補傳統概念框架的侷限與不足。
她說,台灣受到傳統地緣政治影響,區域動態中的戰略意義普遍受到討論,但非傳統治理方面獲得的成就容易被忽視,諸如民主與環境治理、打擊人口販運,抑或以高等教育作為台灣的軟實力,均提供豐富的學術研究養分。
珊迪亞表示,台灣環保政策凸顯政府與民間協力成果,也是公民參與和有效治理最佳示範,淨零排放的推動證明台灣在面對全球環境變遷挑戰中的領導地位,今後會持續在環境治理與永續發展領域扮演積極角色。
她指出,台灣透過新南向政策(NSP)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在國際社會中創造出務實與永續發展模式,新南向政策建立對東協與亞洲其它國家的聯絡網,透過經濟、以人文為本與智慧科技把工業與城市生活融為一體。國際合作發展基金也展現台灣衛生、農業與醫療等領域的重要成果。
在高等教育軟實力運用方面,珊迪亞認為,大馬學生長期赴台深造的傳統,也是台灣成功的教育外交典範。
珊迪亞強調,「台灣研究」已在不同學科領域中成為重要研究課題,台灣強健的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為研究「身分認同政治」提供肥沃土壤,應深入探討其中脈絡,強化台灣對全球扮演的角色。
2024/11/06 13:12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8341401?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