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史前巨獸! 哥倫比亞發現3米高駭鳥化石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約12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時期,南美洲棲息著一種名為駭鳥(Terror birds)的凶猛掠食者。近日,科學家在哥倫比亞發現了一塊巨型駭鳥的腿骨化石,顯示該隻駭鳥可能是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個體,估計身高超過3公尺、體重可達156公斤。這項重要發現已發表於《古生物學》(Palaeontology)期刊。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這塊化石早在約20年前由哥倫比亞風暴博物館的研究員佩爾多莫(Cesar Perdomo)於塔塔科阿沙漠(Tatacoa Desert)發現,但當時未能確定其歸屬。近期,研究團隊利用3D模型技術分析後,確認其屬於駭鳥科(Phorusrhacidae),這是一類以掠食為主的巨型鳥類。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庫克博士(Dr. Siobhan Cooke)指出,駭鳥主要以其他動物為食,其四肢適合奔跑。根據腿骨推測,這隻駭鳥的體重大約156公斤,可能比已知最大駭鳥高出5%至20%。

該化石為駭鳥的左脛跗骨(tibiotarsus),相當於人類的小腿骨。其巨大尺寸最初令古生物學家難以判斷來源,但掃描結果顯示骨骼上有深坑,這是駭鳥科腿骨的典型特徵。此外,骨骼表面還有齒痕,可能來自一隻巨型鱷魚——普魯斯鱷(Purussaurus)的攻擊痕跡。

庫克博士推測,這些咬痕顯示普魯斯鱷的體型極為龐大,長度可達9公尺。她表示:「考慮到當時鱷魚類的尺寸,我們懷疑這隻駭鳥可能因傷勢致死。」

此次發現意義重大,不僅因為駭鳥體型空前,更因其出土地點位於赤道以北。過去,大多數駭鳥化石集中於阿根廷,而塔塔科阿沙漠雖以化石聞名,但尚未發現過駭鳥科的蹤跡。

此外,此次發現改變了我們對駭鳥分佈的認知。在赤道以北找到化石顯示牠們的生存範圍可能更廣泛。研究人員推測,在巴拿馬地峽出現並連結南北美洲後,這些駭鳥可能成為少數成功北遷的掠食者之一,在得現今美國德州等地留下足跡。

這項發現不僅揭示了古代駭鳥驚人的體型與獵食模式,也為地球上多樣生態環境的進化提供了新視角。

2024/11/05 13:55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novelty/breakingnews/485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