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林惠琴/台北報導〕八十歲阿強阿公(化名)患癌症及多重慢性病,依賴呼吸器維生超過一年,七個兒子有人認為拔管不孝,也有人心疼父親日漸衰弱,具有護理師背景的大媳婦深知每日灌食和依賴呼吸器的折磨,但礙於家庭角色只能在內心掙扎,期盼這場家族拉鋸找到真正為阿公著想的答案。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程劭儀說,後來大媳婦找上醫療團隊透過兩次家庭會議,耐心向家屬解釋阿公病況,並說明安寧緩和醫療不是不治療,而是讓病人尊嚴地走完最後一段路,最後家屬們放下執念一致同意拔管,阿公安詳離世。
程劭儀認為,國內預立醫療決定觀念未普及,可借鏡新加坡透過社區宣導、話劇表演推廣,並制定明確指引、清楚定義末期病人,整合資源將末期患者轉介至安寧緩和醫療,還可引入個案管理師支援,幫助病人善終。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張嘉芳也認為,親人出於情感牽絆、道德包袱無法放手,又要背負長期照顧出錢出力,實在煎熬。
國衛院台灣呼吸器使用決策資訊網推估,使用呼吸器一八○天未請看護自付費用約十三萬元,自請看護達卅一.八萬元,但相關從業人員透露,曾有家屬因可領保險理賠就讓病人這樣活下去,也看過子女不放手是為領父母退休金,病況惡化仍硬打強心針讓病人吃盡苦頭,只因「命不斷錢就不斷」。
預立醫療決定 替家人減壓
張嘉芳鼓勵民眾預立醫療決定,萬一某天使用呼吸器維生無法逆轉病況,可順從自己心意也減少家人下決定的壓力。
2024/11/04 05:35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67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