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南中國海更名為「南臺灣海」?

南海爭端持續不斷,各聲索方頻頻出招。圖為我太平島。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南海爭端持續不斷,各聲索方頻頻出招。最新的動作是馬來西亞國會議員提議將南海更名為「馬來海」或「東南亞海」,目的是宣示主權,牽制對抗中國大陸在南海的擴權執法行為。

明年,馬來西亞將擔任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輪值主席國,對南海爭議的處理扮演重要角色,其中包括東協與中國大陸正努力磋商俾以通過一份規範各國在南海活動的行為準則。馬來西亞本身是南沙群島主權爭端聲索方之一,與越南和菲律賓一樣,十分重視南海潛在衝突的處理。

去年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發布「2023年版標準地圖」,將馬來西亞沙巴(Sabah)和砂拉越(Sarawak)附近大部分海域、台灣、南海諸島等存有爭議地區納入其管轄範圍,引起菲、越、馬的抗議。沙巴和砂拉越均位於南海的東部,屬東馬。

早在2009年,越南與馬來西亞共同與個別向「聯合國大陸礁層委員界限會」(CLCS)提交南海南半部與北半部的延伸大陸礁層範圍申請。今年六月與七月,菲律賓與越南又分別向CLCS提交南海西部與中部的延伸大陸礁層範圍申請。

近期,繼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就南海仁愛礁、仙濱礁、黃岩島 (我稱民主礁) 及中業島的島嶼主權和有關補給的執法行動發生嚴重摩擦,以及中國大陸在西沙群島的中建島裝設完成反隱形雷達,可能重啟西沙的島礁建設工程,導致越南強烈不滿與抗議,之後,馬來西亞與中國大陸為南海南部海域內油氣資源探勘開發活動爆發衝突。中國大陸派遣海警船阻撓馬來西亞在沙巴和砂拉越馬國所主張專屬經濟海域內的油氣資源開發活動。

本月23-24日,越南外交學院主辦的「第十六屆東海(南海)問題國際會議」在越南下龍市召開。會中,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指出「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南海聲索國採取固化佔領、擴建島礁、油氣開發等單邊行為加劇了南海地區的緊張局勢」。

三個多月前,越南河內市政府將一份城市新修和拓寬道路命名議案提交至市議會。在提案中,河內政府建議採用「黃沙」(即西沙群島)和「長沙」(即南沙群島)為兩條新路命名,以宣揚越南在南海地區的主權主張。越南一向稱呼南海為「東海」(East Sea)。2012年,菲律賓宣布將南海更名為「西菲律賓海」(West Philippine Sea)。2017年,印尼將南海其所主張的專屬經濟海域更名為「北那土納海」(the North Natuna Sea)。

根據國際水文組織(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南海的正式名稱應該是「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東海正式名稱是「東中國海」(East China Sea),但海峽兩岸將此二海域分別稱之為「南海」(South Sea)和「東海」(East Sea),蓋此海域位於大陸本土與台灣島的東部和南部。韓國則將位於朝鮮半島東部的日本海稱之為「東海」,將此半島西部的黃海(IHO 正式名稱是Yellow Sea)稱之為「西海」。

中國大陸、韓國、菲、越、馬、以及印尼都是IHO的會員,應以該組織的名稱稱呼上述所提海域,其官方海圖也應如此命名和標示,但基於政治目的,這些國家實際上的做法與IHO組織規定相違。

如果每一個國家都打民族主義牌,為激發民眾的愛國情懷,更改IHO已確認定名之海或洋的名稱,非IHO會員的台灣是否也可仿效其他國家做法,稱南海為「南台灣海」(South Taiwan Sea)?

此作法之政治外交目的是讓國際社會不要遺忘台灣也是南海聲索方之一,「南海行為準則」之協商與南海海洋治理合作之推展不能將台灣排除在外。

立法院的委員是否可以學學南海其他聲索方的作法?

2024/10/26 11:38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8317555?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