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中歐電動車談判最後衝刺 央視記者籲企業應團結

大陸車企吉利汽車今年9月攜多款新車亮相德國法蘭克福車展。(圖/取自吉利官網)

中歐電動車談判正在關鍵時期,雙方仍存在重大分歧,距離歐盟擬定的終裁日期(10月30日)只剩下一周。中國機電商會17日披露,歐方單獨與部分企業進行價格承諾談判。對此,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指出,個別企業在面對眼前的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做選擇時,切不可中了歐方的圈套,此時接受歐方的糖衣炮彈,無疑會破壞中方整體的團結和談判籌碼。

《玉淵譚天》23日晚間在微博發文指出,歐盟之所以試圖用私下約談大陸企業的方式獲取談判優勢,跟中歐採取的協調方式有關。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丁如表示,在WTO框架下,當WTO成員向其他成員發起反補貼調查,一般有兩種協調解決方式,一是「政府承諾」,從政府層面作出承諾,不再繼續提供補貼,「但歐方認定的『補貼』本來有不合理性,中方絕對不可能採用這樣的方式。」

相對的就是「價格承諾」,該方法是讓歐方可以和中方企業協商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貿易價格,促使歐方取消對大陸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中方合法代表中國機電商會早在8月24日便把這份方案正式提交給歐盟執委會,包括歐方抽樣調查的上汽、吉利和比亞迪在內的12家大陸企業給予這份方案正式授權。

丁如分析,集體談判可以兼顧那些當前在歐洲市場份額佔比較少的企業,如果歐盟與部分企業達成價格承諾,其代表性和合理性肯定大大降低,一些企業將被迫接受相對較高的出口價格,喪失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對此,路透今年10月初報導,布魯塞爾拒絕大陸政府關於大陸進口電動汽車售價最低為3萬歐元(約合新台幣106萬元 )的提議,當時歐盟執委會表示,這不僅涉及汽車製造商對其大陸製造電動車收取的價格,還涉及他們在生產這些電動車時獲得的補貼,以及消除此類支持付款的影響。

《玉淵譚天》表示,歐方在初裁調查中都是把各個企業當作整體來看的。既然如此,在談判的時候也理應同整個行業進行整體談判,但是歐方現在與大陸企業單獨談判,甚至和這些企業的下屬公司「單獨約談」,無疑是想分化大陸企業,破壞中方團結,通過各個擊破來攫取更大的利益。

《玉淵譚天》指出,歐洲不可能用「暗渡陳倉」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目的,而且要認清這個現實的不僅是歐方,同樣包括大陸的車企,個別企業在面對眼前的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做選擇時,切不可中了歐方的圈套。特別是在前期艱苦談判的基礎上,如果此時接受歐方的糖衣炮彈,無疑會破壞中方整體的團結和談判籌碼,這樣的行為傷害的不僅是企業,更是整個行業和國家的利益。

《玉淵譚天》最後強調,中國機電商會也已再次明確表達中方解決問題的立場,如果歐委會執意單獨與個別企業開展價格承諾談判,很有可能存在以雙重標準、甚至多重標準區別對待企業的問題,這將動搖談判的基礎和互信,給雙方磋商帶來干擾。

2024/10/24 09:39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8312518?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