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台灣不孕症比例達15% 平均治療年齡38歲 醫:太晚治療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左2)表示,年齡為影響生育力及母嬰健康的重要關鍵。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左1)、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蔡英美(右2)、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至婷(右1)。記者廖靜清/攝影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民眾除了晚婚、晚生,平均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比例達15%。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蔡英美表示,「年齡」是生育的關鍵,如果遲遲等不到孩子,千萬別拖延;不論男女,30歲之後,生殖能力就會開始下降,愈早就醫治療,愈能提高受孕機會。

蔡英美觀察,國人晚婚、晚育成趨勢,相較於10年前,台灣男女初婚年齡創新高,男性為32.9歲、女性為31歲,而平均生育年齡則達32.4歲。隨著不孕比例增加,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的女性,平均年齡從25年前的32.7歲,延遲至37.9歲,顯現國人輕忽不孕問題,且有拖延治療的現象。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人工生殖擴大補助自2021年至今已滿3年,申請人數持續上升中,3年來有超過2萬名試管嬰兒順利出生,其中還包含了2200多名是第二胎。國健署針對人工生殖補助,並沒有規定年齡下限,也沒限定一生只能做一次,不孕夫妻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

從生殖醫學角度來看,30歲後,女性卵子數量驟降,品質也會受到影響。而人工生殖的成功率,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35歲之後更是直線下滑。蔡英美呼籲,要及早為生育做準備,糾正錯誤的治療觀念,包括「AMH值焦慮」、「取卵數的迷思」、「隱忍身體不適狀況」。

AMH代表的是卵巢庫存量,也就是卵的數量,但不代表卵的品質。蔡英美說,AMH數值高低不等於生育力成功與否,取到有用的卵子比量多還重要,千萬不要執著於數字。另取卵數超過一定數量時,會過度刺激卵巢,造成懷孕和活產率下降。在治療過程中,會使用藥物調節荷爾蒙,身體不適一定要跟醫師提出緩解方法,隱忍恐影響療程。

蔡英美提到,如果試了自然懷孕、人工受孕都沒效,應直接將層級拉高至試管嬰兒,不要蹉跎寶貴的時間。台灣的試管嬰兒治療技術非常進步,也陸續引進新型藥物,再加上政府擴大補助,更友善有生育計劃的家庭。

同樣是不孕症諮詢醫師的張至婷,27歲結婚,經過一年自然懷孕沒有消息,28歲嘗試人工受孕失敗,30歲靠人工生殖科技幫忙,短時間的治療,獲得可愛的寶寶絕對值得。她分享,時間不等人,皮膚可以靠醫美幫忙回春,但卵子不行!如果夫妻已經有共識生育計畫,生育要趁早、就醫要及時。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提醒,民眾應建立正確的不孕症治療觀念,別想著「要一次就治療成功」,壓力愈大、愈影響身體正常運作。不論是自然懷孕或生殖醫學,要把握年齡的黃金期,否則懷孕及活產成功率只會跟著降低。

2024/10/23 17:09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11210?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