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最廣為人知的習俗就是吃湯圓。圖/本報系資料照
今日是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日,民俗專家許志泰表示,冬至是陰氣達到極盛後轉衰,陽氣開始萌發的日子,除了吃湯圓、冬至補身外,也有祭祖、祭天地等習俗,建議在這陰陽交替之日要安靜養生,為來年積蓄元氣。
今年冬至的時間在中原標準時間12月21日下午5時21分,許志泰說,24節氣中的大雪到小寒間為「子月」,約為農曆11月期間,在易經上為「復卦」,上地下雷,生機藏在地底下,為陽氣歸來、生氣勃發之象,故有「冬至一陽生」之說。
冬至為子月之中,陰氣到這天達到極盛後轉衰,陽氣開始滋長,陰消陽長,白天也從冬至開始一天天變長。冬至看上去一片死寂,卻暗藏無限生機,是「剝極而復」之象,易經《序卦》寫道,「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對古人來說,冬至非常重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各地也有相應的民俗活動,主要都有「慶祝陽氣回升」的寓意,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吃湯圓,因湯圓圓滾滾形狀,象徵著未來一年團圓、美滿,也會以湯圓祭祖、祭天地。
古代帝王冬至會親自祭天,以祈求國泰民安;現代人冬至祭祀誠心即可,祭祀前淨手淨身,可供奉湯圓等糕點,及新鮮完整的水果,若要更豐盛可準備牲禮、飯菜、茶酒等。
因冬至是陰陽交替之日,強調要「天人合一」休養身息、安心靜養,為來年積蓄元氣。除了可吃羊肉、喝薑湯等達到禦寒和補身的功效,也有一些禁忌,包括不宜熬夜晚睡、不宜搬家動土、不宜辦喜事、不宜剪頭髮、不宜穿黑色或深色衣服等,都與冬至「宜靜不宜動」的觀念有關。
2024/12/21 07:01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8/8439894?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