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與國家太空中心及中央大學分別簽署衛星應用在環境監測與溫室氣體觀測交流合作協議及環境監測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協議。記者李柏澔/攝影
為在改善空氣品質和加強監測上更上一層樓,環境部今天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和中央大學簽署空品衛星與國際監測合作協議,預計4年內發射第一顆大氣汙染監測衛星,透過即時掌握境內外空汙和溫室氣體變化,也作為相關策略的擬定與參考。
國家太空中心董事長吳誠文指出,過去的環境監測都是從地面由下而上,未來的空品衛星可以透過更高的光譜觀測到境內外的空汙和源頭。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補充,本土空汙長期都被質疑與境外汙染物移入有關,空品衛星的監測可提供更多的做證。
TASA主任吳宗信說,空品衛星透過即時掌握境內外空汙和溫室氣體變化,可提早預警空汙發生及科學數據,衛星及國際監測資料可分享給其他國家來擴大應用,預計衛星發射的顆數約3到4顆。
環境部監資司司長謝炳輝坦言,現行的衛星監控資料不在台灣手上,即時掌控資料上煤那麼順利,但有了我們自己的空品衛星之後,空氣品質便能即時掌控。
環境部補充,衛星觀測也能成為監督工具,可以檢視各國提出的碳排放數據與實際情況是否吻合,也可以向聯合國舉報碳排放熱點,觀測結果也能提供世界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作為投資調適項目,也包括協助各國制定氣候政策的功能。
2024/11/26 18:44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386417?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