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由於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會擾亂匯率,中國企業現在正儲備更多的美元,以人民幣定價合約,並開放進口,以降低貨幣匯率帶來的風險。
《路透》報導,這一趨勢表明,出口商正在為貿易向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長期轉變做好準備,防範潛在的匯率波動,就像準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1個任期期間出現的情況一樣。自11月5日美國大選以來的幾週內,現貨市場已經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推高了約2%,也加劇了企業的焦慮。
中國風險管理顧問表示,持有離岸美元的意願明顯上升。江蘇省東部1家企業年出口額達3億美元(約新台幣97.8億元),該企業希望獲得幫助,以保護5%的利潤率免受貨幣風險影響,因為企業還必須面對川普對中國商品課徵60%關稅的影響。
目前,大多數公司都能保留出口的美元收入,如果可以的話,將把這些資產留在海外。央行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的12個月內,在岸外幣存款成長6.6%,達到8365億美元(約新台幣27.2兆元)。分析師平均預測,到明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從目前的7.24左右跌至7.3。
礦產出口商浙商中拓金融市場業務部總經理劉楊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利差比較大,並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因此持有美元資產對中國出口商來說,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持有美元一直是致勝策略,由於美國利率高、中國利率下降,美元一直保持強勢。在川普首屆任期的貿易動盪下,中企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波動作好準備。以先前經驗來看,人民幣在前18個月內升了10%,然後在關稅和疫情衝擊下,貶了約12%。
這些經驗讓中國做好更充足的準備,並且已開始重塑全球貿易,並進入金融市場,特別是外匯市場。花旗(Citi)駐新加坡亞太區貨幣交易主管史瓦米(Nathan Swami)指出,從長遠來看,高關稅制度也可能改變貨幣對沖流動的構成,長年以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和貿易中的佔額持續成長,其中一些新貿易可能不是以美元計價,進而改變了貨幣對沖的需求。
全球銀行資訊網SWIFT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資金的佔比為5.77%,僅次於美國位居第2,而2020年的比例約2%。海關數據則顯示,近年來,中國對美出口佔額穩定下降,對東南亞、印度和墨西哥則不斷增加。
儘管大多數企業不夠靈活,無法有效降低風險,但出口商正從貨幣貶值中受惠,因為相對弱的貨幣提升了全球競爭力,同時美元兌換成人民幣時利潤提升。顧問們則表示,這種背景使得對沖成為首要考量因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2024/11/22 10:22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7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