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職場霸凌層出不窮 勞團:霸凌定義不清、勞部未積極管理監督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一名公務人員近日在辦公室發生憾事,隨後引爆的職場霸凌爭議,舉國矚目。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今批評,勞動部雖訂有職安法、施行職場霸凌相關預防措施,但並未明確定義職場霸凌,也只有指引供企業參考,對發生霸凌的職場與受害者既無監督,也無積極協助,才導致職場霸凌問題一再發生,受害者求助無門,點名勞動部應檢討制度,正視監督責任。

職安健康連線指出,不只是勞動部,職場霸凌事件時有所聞,台灣在2013年就已修正通過「職業安全衛生法」、2014年7月3日施行相關的預防措施。但實際上,勞動部對於職場霸凌並無明確定義,也僅訂定「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供企業參考,對於發生霸凌的職場與受害者,主管機關既無監督、也無積極協助,讓職場霸凌的問題一再發生。

職安健康連線說,職場霸凌是近年來受到諸多關注的職業健康議題,但實務上往往對於是否為職場霸凌事件,在認定有其一定程度的困難,且沒有清楚的處理程序,使得職場霸凌事件的受害者求助無門。這些困難其來有自,正是因為目前台灣現行制度上的不足,讓法條上的保障規範徒具形式。

制度上的不足,其一為職場霸凌無明確定義。職安健康連線表示,現行法規對職場霸凌並無明確的定義,僅有職安法第6條第2項第3款規定「雇主對下列事項,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三、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體或精神不法侵害之預防。」,上述條文雖提到雇主有「不法侵害」的預防義務,「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則針對不法侵害列出了肢體攻擊、精神攻擊、隱私侵害、要求過高、要求過低等五種行為,但職場霸凌是否涵括在前述的樣態之中?當法規無明確定義時,要如何預防職場霸凌與保護受害者?

其次,預防不法侵害的雇主義務流於形式。雖職安法規範雇主有預防義務,但主管機關沒有相應的監督落實機制,雇主只要建立預防計畫、設置申訴流程與調查機制即符合法規要求,雇主是否落實預防計畫、確實展開申訴調查,主管機關並未有積極的行政管制措施,也未有不滿雇主處置的救濟管道,反觀勞基法、性工法、就服法等,主管機關可介入處理,但職場霸凌事件卻無積極行動。

職安健康連線認為,定義不清、主管機關缺乏積極管理監督,不僅讓遭職場霸凌的勞工困境未獲正視,且求助過程中一次又一次遭遇傷害。呼籲勞動部反省、正視職場霸凌問題的嚴重性,儘速邀集專家學者檢討制度,且應以預防為優先考量,具體化雇主的預防義務,賦與雇主接受申訴與調查的義務,同時採取適當措施,保護申訴人權益,並加強主管機關的監督與管理責任。

2024/11/20 18:44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124274/8373494?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