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新生和平天橋公告拆除,居民發起抗議盼保留。(圖/中央社)
蔣萬安在今天上午的市政會議中關心新生和平天橋拆除計畫,他強調,市府是以交通安全及公共安全為考量,且實際測試天橋使用率不到1成,市府是在通盤思考後才行動,絕對不是為了拆而拆。
蔣萬安向各局處表示,堅持對的事情,想清楚了就勇敢、大膽去做,他會支持所有局處做該做的事。
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人行天橋是舊時代車本主義下的產物,早期的觀念是要讓車子好走,所以把人引導到走空中或地下,但在現代天橋絕對是個交通風險。
他舉例,信義基隆路口在111年7月天橋拆除後,後一年的右轉事故件數從11件減少為4件,相信搭配行人保護配套措施,新生和平路口拆橋後也能達到類似效果。
謝銘鴻指出,除了交通考量,台北市已是超高齡化社會,要顧及長者及身障者、推娃娃車的家長需求,拆橋後路口轉角淨空也有助於景觀美化。
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及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規劃5項配套措施,包含行人時相早開、在4個道路中間設置庇護島、行穿線退縮3至5公尺,並在路口轉角處增設欄杆,人行道也會配合行穿線重做斜坡道,引導行人在有行穿線的地方過馬路。
謝銘鴻說,他到現場勘查發現,和平東路右轉新生南路時,因為橋墩及樓梯遮擋,車輛駕駛會難以看到行穿線有無行人,行人也無法直接看到有無車輛要右轉,將視線遮蔽拿掉對雙方都有益。
至於配套何時完工,工務局長黃一平表示,行人時相早開、道路中間增設庇護島等可以先做的會先做,但涉及人行道的工程須搭配橋體拆除,會慢一些。
黃一平說,新生和平天橋目前已經封閉,會持續跟地方溝通、說明應以拆除為宜,並規劃請文化局協助凝聚地方共識,將城市記憶以照片、影片或其他方式永續留存。
2024/11/05 16:43
轉載自三立新聞網: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559147&utm_campaign=viewall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