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呼吸」是生命基本功能,但目前國內約二.五萬人長期依賴呼吸器續命,其中十人更使用超過廿年,大半人生被綑綁在病床上,眼中只剩天花板光景,陷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困境,家屬也因不捨、孝道枷鎖、法令難解而無助,健保署規劃精進安寧緩和醫療,盼讓民眾生命末期有專屬家庭醫師照護走向「善終」。
疾病末期 專屬家庭醫師照護
呼吸器有非侵入性及配合插管使用的侵入性選項,健保署統計使用逾廿一天病患,從二○二一年二萬四四四四人、醫療費用二八四億,成長至去年二萬五七五五人、約三○六億元。
去年使用呼吸器超過一年者,有二四二八人,超過廿年有十人,其中六人因腦性麻痺、腸病毒併發腦炎、交通事故損傷脊髓等,從三歲以下使用。
協助無助家屬 做出合適決定
為協助無助家屬做合適決定,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已與專家交流意見精進安寧緩和醫療,規劃相關資訊流與大家醫平台整合,讓民眾不同人生階段轉接不同家庭醫師,疾病末期有專屬醫師照護走向「善終」,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生命歷程照護。
而為減少呼吸器依賴,有效使用醫療資源,健保署醫管組長劉林義說,二○二二年起這類病人於亞急性、慢性呼吸照護病床脫離呼吸器自主呼吸、簽署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臨終前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等,獎勵醫療團隊每件醫療點數五千至兩萬點,每點一元;前段班醫院可另獲評比獎勵。
2024/11/04 05:35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67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