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美晶片大戰持續升溫,美國對中國祭出的「晶片封鎖令」就像是在半導體晶片裝上「GPS」、讓技術無所遁形,無論晶片在何處製造,只要含有美國成分,都得遵守嚴格出口限制。據報導,為美國及其盟友建築起一道「晶片長城」,確保中國無法輕易突破的是「2個政策法令」相輔相成的加乘效果。
據報導,美國所制定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及《出口管理法》(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建立起一道無形、卻強大的防火牆,讓美國鞏固了自身的科技優勢,也讓美國得以隨時掌控並限制敏感技術的流向,形成了一個涵蓋範圍驚人的技術管制網絡。
《路透》先前報導,「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將禁止中國最先進晶片製造中心的6家中國半導體製造廠或晶圓廠接受來自許多國家出口的晶片製造設備,但同時赦免某些美國盟友國企業。
從表面上來看,《外國直接產品規則》似乎只是美國眾多貿易法規中的一項條款,但其實上其影響力卻遠超出許多人的想像。這項規則的核心概念是,只要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使用了美國的技術、軟體或設備,即便是在美國境外的企業生產的產品,也必須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
換句話說,這種「域外管轄權」的擴張,使得美國得以將其技術管制的觸角延伸到全球各個角落。
即便是一家位於東南亞的晶片製造商,如果其生產設備中包含美國技術,就必須在出口產品時考慮美國的規定,否則可能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這種無形的控制力直接影響了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方向和企業的經營策略。
在實際操作上,這項規則明確限制了特定產品的流向,也打造出一個自我約束的機制,讓技術封鎖不再僅僅是一紙法令,而是轉變為實際影響企業決策的關鍵因素。
全球企業在進行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和市場開拓時,都必須將美國的技術管制要求納入考量。這種「預防性遵守」的心態,實際強化了美國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主導地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2024/10/31 12:37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4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