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1874年清朝統治時期的台灣,曾經發生過日本派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軍事行動,史稱「牡丹社事件」,國立台灣圖書館為此舉辦「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展」,並以蒐藏的當時俄羅斯人對「牡丹社事件」調查報告,來呈現外國人看台灣的視角,今昔對照,展現歷史的變化和趣味性,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17日在1樓台灣藝文走廊展出。
「牡丹社事件」發生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日本以1871年八瑤灣事件殺害琉球國的琉球族人為由,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部落,隨後大清政府和日本國兩方展開外交折衝,在日本,事件被稱為「台灣出兵」、「征台之役」或「台灣事件」,這也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對外用兵。
國台圖館長曹翠英表示,展覽呈現出150年前俄羅斯人已經意識到福爾摩沙的戰略重要性,在牡丹社事件前後分別有軍官捷廉季耶夫(V. A. Terent’ev)來台觀戰蒐集牡丹社戰鬥史料,及1875年俄羅斯海軍軍官保羅·伊比斯(Pavel Ibis)被派往台灣調查。
伊比斯擬定由南至北旅台計畫,透過當地嚮導的協助,將在台居民生活及原住民語言和風俗習慣用筆記及插畫紀錄下來,翌年將其成果發表在俄羅斯「海洋彙編(Sea Collection)」及德國期刊「Globus」的經過,留下珍貴檔案資料。
在140年後的2014年,俄羅斯旅行家馬爾科夫(S. Malkov)和拉布亭(F. Labutin)為致敬這段歷史依循當年旅行紀錄重返台灣並完成伊比斯未竟之旅,讓伊比斯的歷史足跡以現代影像對比再現於世,揭示跨越世紀的台灣印象及歷史價值。
2024/10/31 10:44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84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