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羅文嘉:兩岸交往原則是和平 歧異需要「談」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表示,兩岸在「2024全球自由報告」評比得分差10倍,這是兩岸真實差異;兩岸交往最高原則是和平,雙方歧異需要用「談」來解決、非用戰爭。

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透過新聞稿表示,羅文嘉30日接受節目專訪,他於專訪中作出上述表示。

羅文嘉表示,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24全球自由報告評比顯示,台灣得分94、中國大陸得分9分,這正是兩岸真實差異現況,雙方應該務實地面對,尋求符合現實狀況、具有未來趨勢的真正共識。

羅文嘉強調,兩岸交往最高原則是和平,兩岸歧異要用「談」來解決,非用戰爭,和平對話是解決兩岸歧異的最高優先原則,「戰爭沒有人是贏家,贏一時也未必贏永久,以為解決了目前的問題,其實創造未來更長時間的問題」。

關於未來如何與中國大陸交流,羅文嘉認為,除了「不要怕、不要急、也不要輕易相信」外,台灣更要做好準備,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文告提出「4個不變」,根據陸委會民調結果,獲得主流民意支持,這是台灣的價值、台灣的利益。

羅文嘉表示,民眾長期將「國家」與「民族」、「政治」與「文化」等概念混淆一起,有人覺得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若以「中華民國國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區別來看,就不會有混淆的問題。

他提到,「中國人」一詞定義的模糊造成了誤解,所謂Chinese其實是指「華人」,新加坡等很多國家也有華人,不過他們不會說自己是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

羅文嘉強調,台灣是移民社會,人民組成包括來自不同年代從中國大陸來的漢人,也就是華人,以國民身分來說,現在就是台灣人。台灣有許多新住民加入,可能是越南裔或印尼裔,現在當然也是台灣人;過去的身分來源與現在的國家認同應該區隔清楚。

2024/10/31 10:26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8328124?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