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加班費占薪資逾3成 立委嘆大客車駕駛薪資破碎化

交通部長陳世凱指出,疫情造成客運營運問題,同時間大量流失駕駛,要補齊不容易,就業多元化也導致司機移動。記者周湘芸/攝影

大客車駕駛缺工嚴重,截至目前光是客運及遊覽車就缺逾5千人。有立委今於立法院質詢表示,駕駛員減少原因包括疫情導致民眾都自己開車,加上駕駛勞動環境不佳。雖然駕駛平均月薪有6至9萬元,但每月薪資由超過10個項目組成,其中,超過3分之1都是加班費,代表勞動條件惡化、薪資破碎化,要求勞動部針對駕駛薪資結構跟業者對話。

公路局統計,目前公路客運駕駛人共有3625人、缺員缺員772人;市區客運駕駛人有1萬0806人、缺員1443人;遊覽車客運業駕駛人共有1萬7084人,依遊覽車公會表示缺員約有2500至3000人。另外,目前貨運三業的大貨車(含聯結車)共有7萬7694輛,貨運三業公會表示駕駛也有缺員情形。

立委李昆澤今天質詢表示,現在各行各業面臨大缺工時代,公共運輸運量減少、營收大跌、司機缺工嚴重衝擊公共運輸,市區公路客運搭乘人次跟收入都減少,其中,市區客運去年搭乘人次較2019年減少64萬人次、公路客運減少約13萬人次;市區客運營收則減少5.32%、公路客運更減少41%。

李昆澤說,駕駛員減少原因,包括疫情導致民眾都自己開車,加上駕駛勞動環境不佳,現行政策都只是減緩問題嚴重性,連日本都預估2040年司機及長照人力會減少20%,交通部必須先改善駕駛勞動條件。從過去司法判決能看到,駕駛跟業者勞資糾紛凸顯駕駛薪資結構破碎化問題。

李昆澤表示,駕駛平均月薪在6至9萬元,但每月薪資由超過10個項目組成,其中,逾時津貼占15%、休息日津貼占18%、國定假日津貼占3%、加班津貼達36%,超過3分之1都是加班費,代表勞動條件惡化,勞動部必須針對駕駛薪資結構跟業者對話,讓薪資跟工時更明確,交通部也應納入行政指導項目。

立委林國成也說,客運缺工並非讓駕駛年齡延到68歲就能解決,薪資跟勞動條件都是問題。根據勞發署統計,今年1到7月大客車有1891件事故,凸顯駕駛過勞問題,但不是駕駛不休息,而是沒人來開。

立委林俊憲說,現行大客車違規除了罰人又罰車,導致吊扣車牌愈來愈多,但車子不會自己超速,且車輛為民眾生財工具,建議研議改為罰人不罰車。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疫情造成客運營運問題,同時間大量流失駕駛,要補齊不容易,人才流失後都轉往貨運業及外送員跑,就業多元化也導致司機移動。此外,民眾對服務要求高,也讓駕駛壓力相對大不願意留下。

陳世凱表示,在提升運量方面,用TPASS等優惠方式讓旅客願意搭客運;營收減少部分,公路局對客運業補助多;缺工部分可以從運價處理,提升運價並指定用於提升駕駛薪資;另外,駕駛年齡偏大,現也開放到68歲可以繼續開車,約可讓1300多名駕駛留下。

陳世凱也說,開放僑外生擔任駕駛目前在法治化作業,希望移工跟僑外生能補足人力。另外,公路局徵才也協助3000多名人力補充。

勞動部則說,駕駛薪資結構複雜,缺工時代來臨,留才還是取決於薪資跟勞動條件,會跟交通部努力。

2024/10/24 10:32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9/8312674?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