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台灣麝香貓不產貓屎咖啡 生多所:族群有往高海拔移動趨勢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麝香貓多在台灣海拔1千公尺以下的淺山區域活動,但因其生性敏感、行蹤隱蔽,常被野保界稱為迷霧森林中的神祕精靈,農業部生度多樣性研究所設置自動相機樣站,紀錄發現麝香貓活動區域的海拔變高,推測是環境變遷所致。

國人若聽到麝香貓,多會聯想到昂貴的麝香貓咖啡,農業部生多所助理研究員蔡繼鋒表示,事實上麝香貓咖啡是由椰子貓的排遺為原料,該咖啡豆取名為麝香貓咖啡豆而非椰子貓咖啡豆,推測可能是當初引進人員翻譯錯誤所致,椰子貓是靈貓科、椰子貓屬,台灣有麝香貓,是原生種的二級保育動物,是靈貓科的小靈貓屬,麝香貓為夜行性,本身食肉,實際吃昆蟲較多。

蔡繼鋒表示,麝香貓的分布範圍和人類活動區域重疊度並不低,但隨著淺山區域的開發,麝香貓活動區域被影響,林保署全台尺度的物種調查出現,近10年麝香貓出現指數仍偏低,並且有減少趨勢,該所也調查麝香貓的活動,於2011年起在生多所的藤枝研究中心轄區不同海拔梯度,系統設置自動相機站,累計超過30萬個工作小時分析發現,一開始麝香貓並未穩定出現,偶有零星游移路殺個體,並只出現在海拔1100公尺以下的林道沿線,2014年後,麝香貓的蹤跡每個月都有穩定被相機記錄,但多在海拔1600公尺以上,推測已建立族群,去年後麝香貓的蹤跡更多集中在1750以上公尺的樣區。

蔡繼鋒表示,綜合各種紀錄可看到,麝香貓的活動區域往逐漸往中高海拔移動,甚至出現在過去從未出現過的玉山國家公園高海拔區,或者是中海拔的霧林帶,推測可能是環境變遷如人類開發、氣溫升高等,導致該區可能沒有足夠可支持麝香貓族群生存的資源,最後讓麝香貓活動範圍轉移,不過就該所相機所監測的轄區來說,麝香貓的出現指數有增加,但不能以小區域的出現指數增加推論全體。

麝香貓雖然食肉,但體型非孔武有力,並較無攻擊性,蔡繼鋒表示,遊蕩動物確實會對麝香貓族群造成威脅,呼籲民眾限制管理好家養動物、不要棄養,也盼國土規劃可更減少干擾野生動物棲地並建立生態廊道。

2024/10/23 17:16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83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