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合作單位出包她大罵前改成「死拖活拉」反逆轉局勢! 過來人:職場上情緒是工具而非目的

示意圖/Ingimage。

小愛是廣告公司的專案執行,日前正執行客戶在運動賽事的贊助活動。系列活動之一為比賽當日的品牌方的攤位,消費者可以到現場來索取產品體驗包。

就在活動正式宣傳開跑之際,小愛赫然發現,主辦單位無預警擅自更動小愛客戶的攤位號碼。

攤位號碼變更如果提供早告知,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偏偏主辦單位窗口沒當回事,「忘記」要通知。

「反正位置沒有變啊,只是攤位上的號碼調整而已。」主辦單位窗口兩手一攤。

但是消費者會根據文宣上的攤位號碼找攤位啊!

而此時小愛所有的對外文宣都已經排版好打樣確認,就差臨門一腳就要進入印製程序,數位宣傳也排定要上線。

第一時間,小愛簡直氣炸了。

本想打電話責罵主辦單位,罵窗口還不夠,她甚至覺得順便要罵罵窗口的主管才能解氣。

因為,不但所有文宣要重工外,免不了要被客戶海K一頓說她辦事不牢。這罪,不能只有她一個人受,非得也讓別人難過。

正打電話準備破口大罵之時,小愛忽然心念一轉,覺得這通電話除了讓她解解氣,也沒其他甚麼實質的幫助了。

忽然之間,話風一改,把原本的大罵改成軟磨硬泡*(註:與死拖活拉意思相似),跟窗口說所有文宣都已經印製了,請窗口幫忙看是否有任何方法不用改攤位號碼。

原本兩手一攤的主辦攤位後來接受協商了,讓小愛的攤位保留原本的號碼。雖然攤位的號碼因此稍微跳號。但是至少看著文宣上號碼找攤位的消費者可以按圖索驥。

所有的文宣不用重工了,也不會被客戶罵了。

小愛非常謝謝自己第一時間沒有翻臉破口大罵。

翻臉破口大罵解決了情緒的出口,卻沒有解決事情本身。做任何事情之前,要三思目的是什麼。情緒從來只是工具,不是你的目的。

◎本文內容已獲 菲女狼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2024/10/23 09:16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121591/8309718?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