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通訊社-擴廠需求強 半導體業研議買國內碳權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國內減量額度(碳權)交易在10月初正式啟動,當時中鋼(2002)等公司上架6項專案、共計6080公噸仍在銷售中,皆是提供定價交易,價格在2500元至4000元不等;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目前已有半導體產業含製造、封測廠正研議購買,以作擴廠環評抵減之用,預期未來市場會逐步成長。

我國減碳政策以強制性的「碳費」與自願性的「碳權」雙軸並行,近日碳費敲定一般費率為每公噸300元,優惠費率A行業別指定削減率為每公噸50元、優惠費率B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為每公噸100元,相較國內碳權商品價格低上許多。

田建中說明,對我國企業來說,國內碳權共有「抵免碳費」及「環評抵減」2大用途,尤以環評抵減推力更大;不過因購買碳權涉及企業資本支出規劃、無法急躁,加上市場尚在磨合階段,其他上市櫃公司也正觀望第一筆交易出現,以起示範作用。

不過根據環境部資料,目前有37案抵換專案通過額度申請,共計已核發2559萬噸,未來都是可能的碳權商品來源;據了解,我國11月也將有黃碳專案走國際認證,未來有望上架我國的國際碳權平台,碳交所國內外碳權交易業務都同步推進。

針對拍賣制度,田建中則說,此制度主要設計給政府單位使用,如各縣市政府若獲得額度認可想售賣,就須走拍賣制度,碳交所平台已經準備好,但預計還需醞釀一段時間才會有專案上架,企業持有的額度也可上架拍賣。

熟悉碳交易的專家指出,若企業想成為國內碳權的買家,也需環境部審核通過,目前開戶數僅「個位數」,買、賣雙方資格、商品能否上架、方法學是否通過都由環境部把控,且企業減碳前期投入高,能否以碳交易形式回收還要通過層層關卡,流動性自然僅能緩慢提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2024/10/22 11:24

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38147